不是所有的邮票都值得收藏,这几类邮票才值得关注
日期:2025-08-30人气:31 评论:0 条发表评论
收藏邮票可以增长见识,也可以获得美学欣赏感受,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兴趣爱好。邮票虽然小巧,但是它的却具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精美的制作工艺,方寸之间见世界。好的邮票是具有非常大的珍藏价值,所以邮票一直都是大众收藏中的热点藏品,许多收藏者对于邮票都情有独钟。
但是,不是所有的邮票都是值得收藏的。在收集邮票的时候究竟要如何选择邮票品种呢,怎么辨别哪些邮票是具有收藏价值和欣赏价值的呢,什么样的邮票价值高?什么样的邮票价值低?有哪些新人需要注意的避坑指南吗?
我归纳了一些成功集邮者的经验,大体上有以下这四类邮票可以成为你下一步重点收集的方向:
邮票想收藏的话,老邮票,整版邮票,珍稀邮票这些才值得收藏。第一类是属于特别题材有纪念意义的,且发行量较少的邮票(包括小型张)。这些邮票已经具有溢价的价值,大多集中在1991年以前发行的邮票之中,像1979年10月3日发行的T41《从小爱科学》小型张,面值2.00元,只发行了10万枚,再比如1979年11月10日发行的J42《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展览》(集邮界俗称之为“山茶花加字小型张”),面值2.00元,也是只发行了10万枚。一般来说,发行量越少,珍罕程度就越高,这是不变的规律。
第二类是发行量虽大,但由于题材选题好,在社会大众心中喜爱度具有很高地位的邮票。这类邮票的代表是生肖邮票、书画艺术邮票、文学名著邮票等。这类邮票的共同特点是设计比较精美,画面艺术水准较高,或出自名家之手,而且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精髓。例如1980年1月25日发行的T45《京剧脸谱》特种邮票,一套8枚,这套邮票设计发行于1964年,邮票印好后正遇“文哥”浩劫,其题材选题所表现的传统京剧年谱和帝王将相人物图案被批为毒草,导致全部销毁,后于1980年重新设计发行。再如1980年2月15日发行的T46《庚申年(猴票)》特种邮票,一套1枚,这枚邮票是我国发行的第一套生肖邮票,图案是画家黄永玉画的一只坐着的金猴,经过邮票雕刻家姜伟杰的精雕细作,通过套色、烫金等多种工艺印制,使邮票上的金猴毛发毕现,栩栩如生,让这枚“金猴子”邮票成为了经典之作。这样的邮票之所以热门正是因为它有文化支撑,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艺术价值和珍藏价值兼备,是需求增长很快的品种。
第三类是虽然是发行量大、选题题材一般、但在使用中消耗巨大,留存世量中品相上乘的邮票。例如“文字邮票”,承载着那特殊年代的历史内涵与刻骨回忆,其背后的故事和特殊意义令人深思。虽然那段浩劫已成为过去,但“文字邮票”一直在集邮者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被公认为有收藏价值的藏品。甚至有不少集邮爱好者将其视为毕生追求的选项,这种现象充分展现了“文字邮票”独特的吸引力。
第四类是发行量大、票面风格很是朴素、票幅较小不显山露水,但由于使用的周期较短,发行后很快就停止使用的邮票。例如,1977年12月,为缓解普通邮票供需矛盾的紧张状况,曾先后计划发行一套卷筒式普通邮票和一套胶印普通邮票,后因情况的不断变化,数次变更计划,最后这两套普通邮票均未发行,只发行了一枚一套的普19。设计图稿画面为北京长话大楼。计划采用单色雕刻版印制。这套邮票志号编为普19。但是因各种原因其发行计划和发行内容多次变更,直到1981年6月 5日才正式发行,全套1枚。图案是1974年建成的北京长途电话大楼。面值8分,规格26.5X35毫米(邮电部正式文件为30x40毫米),单色雕刻版印刷、无背胶(正式文件称背面刷胶)。这枚枚数最少、票幅最大的普通邮票,发行过程的一波三折,发行后只过了三个月,就被铺天盖地而来的普21《祖国风光》压过了风头。短短的三个月虽然短暂但意义非凡,这只有1枚的普19邮票,真实记录了中国在改进普票发行工作实践中所进行的多次探索和尝试。这枚邮票的实寄封,收藏难度更要大的多,无论是新票还是信销票存世量已经越来越少了。
收藏邮票也是需要许多知识的积累的,上述的四类值得收藏的邮票,希望对集邮爱好者有所帮助。
本站所转载的文章及图片部分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阅读,目的在于为广大藏友提供丰富的收藏资讯及各类干货,互联网崇尚分享,由于不少内容原作者不详如有侵权请联系18511218108删除,我们会在24小时内及时删除。本站所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和赞同文中的观点及内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参考)内容有不当之处,请欢迎纠正,谢谢!
上一篇:港澳2025年9月新邮抢鲜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