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藏品资讯 > 邮票资讯 > 特·57《黄山风景》邮票 黄山之美定格于方寸天地

特·57《黄山风景》邮票 黄山之美定格于方寸天地

作者:紫轩藏品日期:2013-12-18人气:2900 评论: 条发表评论

 

特57 黄山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次登临黄山后,得出的感叹结论。确实,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的黄山,自古以来,就是无数文人墨客,无数书画大家笔下的骄子。由此,黄山风光被搬上邮票,则是理所当然的一桩美事了。


  新中国成立以来,黄山曾数度被选入方寸之地。因为黄山不仅是首批被列入国家重点名胜风景区,而且在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从发行的黄山邮票来看,在设计上各有千秋,特色迥然。但笔者尤为钟情所喜的,则是1963年10月15日出品发行的特·57《黄山风景》邮票。


  早在1957年,国家邮票发行局,就设想发行"黄山邮票"。当时曾派相关邮票设计人员多次前往安徽黄山,在实地考察观景中,拍摄了数以百计的胶卷照片。后经反复遴选,设计出一套黄山邮票图稿。可惜,受当时印刷条件与水平限制,最终遗憾地"打了退堂鼓"。时光进入1962年。中国摄影家协会在首都举行"黄山风景摄影展览"。影展上,吴印咸等22位著名摄影家的作品,将黄山的大美诠释得淋漓尽致,在轰动效果中深受业内人士与广大观者的高度赞赏。在此期间,国家邮票发行局在再次筹集展品的计划中,派员前去观摩。中国摄影家协会和著名摄影家吴印咸,在鼎力相助中帮助他们选定陈勃、王君华、黄翔、鲍肃然、程默、邵柏林等摄影家的作品多幅,并在邮票设计上提出许多建设性的宝贵意见。


  "黄山邮票"的设计,并非直接用照片去制版,而是参照摄影作品重新设计定位。受邮票面积的局限,若要把一件摄影艺术作品,浓缩在方寸之上,那必定会影响图像的层次感和照片的清晰度。因此,要将摄影艺术作品改为邮票图案,就必须有所取舍和添加。最后确定印制,则是采用影雕套印之法。其中,近景山石与林木使用雕刻版印制;天空、远山与云海采用影写版。前者雕刻版印刷,以版画形式表现;后者影写版印刷,以国画形式展示;两者兼融结合,刚柔相济。较好地体现了黄山那种"千峰竞秀,松云相间"的特点。为了让黄山之美还原于方寸天地,邮票的用色采用桔红、果绿、茄紫、鹅黄、雪白等颜色搭配套印。以致呈现出绚丽多彩的风雅韵味,使诗情画意自然地融为一体。让人观之舒悦,悦之生爱,爱之收藏。


  这套邮票的问世,除著名摄影家提供艺术作品外,邮票雕刻则出自我国第一代著名邮票雕刻家之手。他们是由孔绍惠、唐霖坤、高品璋、孙鸿年惟一一次联袂合作的成果。在中国邮票雕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里程碑意义。而邮票总体设计由被誉为"新中国第一位专业邮票设计师"的孙传哲先生(1915~1995)担纲。"黄山风景"邮票是他毕生设计的150余套邮票中,最为满意的一套,是一套具有绝唱性的代表作。可以说,这一套邮票是强强联合的结晶,是名家联手的丰硕杰作。


  1963年10月15日,特·57《黄山风景》问世发行。全套16枚,采用8纵(32×53mm ),8横(53×32mm),面值总额210分,发行量仅100万套。图中最终选定的景色分别是,"玉屏峰"、"迎客松"、"后海松石"、"清凉台"、"天都远眺"、"剪刀峰"、"万松林"、"梦笔生花"、"莲花峰"、"西海云潮"、"黄山古松"、"东海观潮"、"石笋峰"、"石猴观海"、"狮子林"和"蓬莱三岛"。而黄山16景也成为隽永的经典而载入史册。喜上加喜的是,这套邮票曾在1980年由《集邮》杂志举办的"建国三十年最佳邮票评选"活动中,众望所归地脱颖而出获得殊荣,成为30套最佳邮票之一。


  我上过黄山,曾被黄山的瑰丽画卷所醉叹!但说实话,那种匆匆一游,眼中看到与心中留下的美的印象,毕竟是一鳞半爪。而"黄山风景"邮票以多视角、多层次、多画面、全方位,立体式地展示了黄山的无限大美。因此,邮票上的黄山之美,是浓缩地体现了黄山的精华版本。是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的和谐合璧。虽然后来,国家邮票公司又发行过同题类的"黄山邮票",并且设计有小型张等。但相比之下,无论是摄影之美,还是雕刻之精;无论是藏品之少,还是价值之高;特·57《黄山风景》,当之无愧地是众多黄山邮票中的翘楚和精品。加之年代久远,存世量下降,不管是全套新票,还是成套盖销票。随着时间的流逝,已凸显出"物以稀为贵"的至理箴言。历来受集邮收藏者的青睐与倚重。是集邮市场上的不可多得的一件"宝贝"。也是收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特·57《黄山风景》邮票,可谓魅力独具!

紫轩藏品分享 更多

热门商品

超值推荐

限量热卖

限时降价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