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藏品资讯 > 金银币 > 双遗耀古,运河焕今——大运河·北京30克长方形银质纪念币赏析

双遗耀古,运河焕今——大运河·北京30克长方形银质纪念币赏析

日期:2025-07-30人气:32 评论:0 条发表评论

如何在方寸大小的纪念币上,展现大运河运载千秋的历史魅力和新时代的澎湃活力?中国人民银行2025年7月25日发行的大运河金银纪念币以开创性的设计理念,结合登峰造极的现代造币工艺,为这一命题提供了完美解法。


该套纪念币共9枚,其中金质纪念币1枚,银质纪念币8枚。金币全面展现大运河的“人”字形全貌,银币以“主场景+文化元素”模式,对大运河流经的8个省(直辖市)最有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运河面貌或与运河相关元素予以呈现。将这8枚银币依次排开,宛如展开一幅运河千里长卷,引导观者循着币面脉络,纵览运河滋养下的城市变迁、商贸往来与文化交融。


双遗耀古,运河焕今——大运河·北京30克长方形银质纪念币赏析(图)


北京,是我们这趟币上“运河之旅”的第一站。


只见大运河·北京30克长方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北京什刹海万宁桥、昌平白浮泉遗址、通州燃灯塔三处标志性景观被巧妙组合,以“一桥一泉一塔”勾勒出大运河北京段的历史底蕴和现代风貌。


水,是城市的灵魂。具有三千多年建城史,八百多年建都史的北京,因水而建,也因水而兴。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曾评价“与历史上之北京城息息相关者,首推白浮泉。白浮水导引入京,始于元初。时新建大都城,急需引水以济漕运,遂有通惠河之开凿,其最上源即在白浮泉”。


元灭金后,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忽必烈决定将国都从塞外和林迁到中都(今北京),并派大臣刘秉忠负责新都城的筹建事宜。经过多年战乱,金中都城(今北京西城至丰台一带)已遭严重破坏,其赖以生存的莲花河水系,经过辽金两朝使用,水源不足,人为污染严重,在金中都基础上再造新城已然不可能,刘秉忠将目光投向城北不远的积水潭(包括今中海、北海、前海、后海、积水潭),其四周原有建筑不多——仅南边湖泊琼华岛上建有金代离宫,方便统一规划。比起莲花河,与积水潭相连的高梁河不仅水源丰富,而且水质良好没有污染。元大都建设由此被提上日程,皇帝宫殿建在琼华岛及其周围湖泊东岸,湖泊西岸建两组宫殿,分别供太子和皇太后居住。


双遗耀古,运河焕今——大运河·北京30克长方形银质纪念币赏析(图)


虽说元朝政治中心在大都和上都,经济中心却在南方江浙一带。元朝定都后,当务之急是要解决粮食问题,把南方粮食运到北方,陆运成本太大,元朝统治者在整修大运河的同时积极开辟海运。无论是沿大运河北上的船只,还是沿海路而来的粮船,到达通州后只能停下。由通州到大都的几十里路完全依靠陆运,赶上晴天还好,要是下雨天,道路泥泞,人困马乏,意外常有发生。


有没有可能修一条运河,打通这最后几十里呢?郭守敬经过实地调查,发现昌平凤凰山的白浮泉水不仅水量大而且异常稳定,是引入京城极为理想的水源,然而由于地形高低起伏,没法直线将其引入积水潭,在人力干预下,白浮泉水先向西,并一路收集西山各路泉脉挽而向南向东,汇至积水潭,积水潭水面由此扩大成汪洋一片,如此一来,使通州至积水潭的运河开凿成为可能。至元三十年(1293),该运河凿成后不久,忽必烈从上都返回大都,路经积水潭,看到“舳舻蔽水”,龙颜大悦,为其赐名“通惠河”。据说,忽必烈当年是站在万宁桥上看见此盛景的。


双遗耀古,运河焕今——大运河·北京30克长方形银质纪念币赏析(图)


说起来,这座桥的历史跟元大都城一样久远,它位于古积水潭东侧,人们曾在桥旁镇水兽下发现有至元四年(1267)的题记。此前一年,忽必烈刚确定兴建元大都的计划。用学者侯仁之的话说,大都城规划建设的起点,严格地讲就是万宁桥,因为万宁桥的选址决定了元大都全城的中轴线,这条线就是紧贴着(古积水潭)湖泊的东岸定下来的。当南方的漕运船只经过通惠河入城后,为了进入积水潭码头,必须从万宁桥下穿过,此处很快成为市廛辐凑、商贾云集之地。桥旁酒楼林立,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从南方沿大运河北上的进京商旅都要在万宁桥畔下船登陆。不过在抵达大都前,当他们在水面上远远望见高耸入云的燃灯塔时,便知漫长的旅途将要结束了,这座位于通州城北的古塔也成了运河文化的象征,它同万宁桥一道,既见证了无数船只的往来,也目睹了北京城的沧桑巨变。


设计师将这三处大运河功能链条上不可或缺的节点置于同一币面中,以元代积水潭略图与明清北京城平面图为背景,通过主景聚焦、背景渲染、元素疏密对比等手法,构建起丰富的视觉层次。三处地标作为视觉支点形成稳固三角,古地图以线条表现作为历史底纹。借助激光雕刻工艺,币面上下的燃灯塔和白浮泉遗址呈现出古朴雅致的质感,币面中间部分展现的万宁桥,在浮雕工艺基础上,结合多层次喷砂处理,更加立体,那碧波荡漾的清澈河水仿佛触手可及。尤为点睛之笔的,是作为上下区域分割线的河道装饰线条,采用了先进的光变鳞彩工艺,随着观赏角度的细微变化,这些线条表面会呈现出梦幻瑰丽、五彩斑斓的光泽流转,如同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生生不息的运河水。这一工艺效果,既极其精妙地呼应了大运河作为流动水体的主题核心,又在视觉上实现了上下历史区域与中间现代河道的自然、灵动过渡,将“古今”有机串联,暗示着运河文化血脉的绵延不绝。古与今、虚与实、点与面,在严谨秩序中和谐共生,共同奏响一曲关于运河不朽生命的交响乐章。


运河的辉煌从未褪色,币面上三处地标绝非尘封的遗迹:今日万宁桥畔,什刹海碧波荡漾,游人如织,古桥新韵相映成趣;承载着元代运河北端引水济漕历史记忆的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开园迎客,白浮泉恢复汩汩流淌,重现当年“龙泉漱玉”奇观;通州燃灯塔旁,运河商务区高楼耸立,与古代漕运船只的导航灯塔共同勾勒出城市副中心的天际线。


古老大运河正在焕发时代新风貌,随着通州运河沿岸一座座公园陆续建成,大运河铺展开一幅“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生态画卷。我们虽无缘得见马可·波罗所见之景,但今人在运河边骑行、划桨板、喝茶,甚至逛博物馆、图书馆的情形,让那些新马可·波罗们大为惊讶。这也是大运河纪念币想要传达的,作为首次兼顾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文化公园两大主题的项目,它希望既能展现中国古代悠久的历史文化,又能展现新时代运河建设成就与风貌。


巧的是,澄清上闸(万宁桥)既是大运河北京段的世界遗产点,也是2024年申遗成功的“北京中轴线”遗产点,在世界文化遗产的双重加持下,这枚承载着双份文明荣光的大运河30克长方形银质纪念币,其历史意蕴与时代价值,愈发显得厚重非凡,卓然不群。


本站所转载的文章及图片部分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阅读,目的在于为广大藏友提供丰富的收藏资讯及各类干货,互联网崇尚分享,由于不少内容原作者不详如有侵权请联系18511218108删除,我们会在24小时内及时删除。本站所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和赞同文中的观点及内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参考)内容有不当之处,请欢迎纠正,谢谢!

紫轩藏品分享 更多

热门商品

超值推荐

限量热卖

限时降价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