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套人民币80版50元的主色调为茶黄色,被称为人民币中的“软黄金”。而且因为伴随着第五套人民币2005 年版的投放,第四套人民币主币逐步退出流通领域指日可待,第四套人民币进入收藏领域是必然的趋势。近日80版50元大钞行情再涨,成为收藏家们看好的绩优品种,其未来的身价上涨百倍不是梦。另外,从审美艺术的角度看,其设计印刷都很精美:正面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头像,体现了我国宪法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必须依靠工
【藏品简介】
名称:第四套人民币80版50元
发行时间:1987年4月27日
发行量:限量
品相:十品
票面尺寸:160x77 mm
字冠、号码:二字冠、八号码
印刷工艺:双胶印刷
正面图案:知识分子、农民、工人
背面图案:黄河壶口瀑布
发行单位:中国人民银行
【背景描述】
第四套人民币80版50元的主色调为茶黄色,被称为人民币中的“软黄金”。而且因为伴随着第五套人民币2005 年版的投放,第四套人民币主币逐步退出流通领域指日可待,第四套人民币进入收藏领域是必然的趋势。近日80版50元大钞行情再涨,成为收藏家们看好的绩优品种,其未来的身价上涨百倍不是梦。另外,从审美艺术的角度看,其设计印刷都很精美:正面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头像,体现了我国宪法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国体和政体性质;背面主景取材于我国的名山大川黄河壶口瀑布。背面的黄河是华夏诞生的摇篮,衬托国徽的则是汉族古代纹饰,这和华夏文化一脉相承,文化艺术气息十分浓厚。而收藏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其蕴含的丰富的文化艺术价值。
在第四套人民币14个券别中,发行量最少的是1980年版50元和100元券。据测算,50元券发行的冠号为24个,其中有一个补票冠号JZ,补票使用量很小,按每个冠号发行一亿张计算,1980年版50元券投放量不足20亿张;1980年版50元、100元券投放后使用了几年换版,至今已26余年,绝大部份券已在使用过程中回笼销毁,现存世的新券已很少,可见80版50元的本身就具有领头雁基础条件。虽然第四套人民币80版50元发行量总量不大,但由于当时人们并不象现在这么富裕,加上电子货币上不发达,人们购物时多持50元的较100元大钞机率更多,作为主币消耗量很大,磨损比百元币严重,保存下来的很少,成刀成捆的已很难见到,相信今后第四套人民币收藏市场如走好,80版50元券必首当其冲成为黑马张,虽然面额较大,其回报率也同样会很高。因为当时没有设计机读技术,这给当时点钞计算带来不便。为此国家随之发行90版50元,对毁损严重的80版开始陆续回收销毁,库存量几乎为零,进一步强化了第四套人民币的领头羊和黑马张的地位。前几套人民币收到了收藏者的欢迎,集第四套人民币冠号大全的人数众多,又消耗了一部分留在民间的50远币种。由于各冠号投放的先后,早期投放的冠号经过二十多年的流通使用,绝大部份已存世稀少。尽管如此,后续找货者还是源源不断,偶尔碰到的成刀的百张连号80版50元,价格虽然增加了一倍多,但在投资收藏者眼中,它还有无限的升值空间。从审美艺术的角度看,这张人民币设计印刷都很精美,50元正面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头像,体现了我国宪法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国体和政体性质。第四套人民币主币50元背面主景取材于我国的名山大川黄河壶口瀑布。背面的黄河是华夏诞生的摇篮,衬托国徽的则是汉族古代纹饰,这和华夏文化一脉相承,文化艺术气息十分浓厚。而收藏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其蕴含的丰富的文化艺术价值。人们的心理影响促使它成为佼佼者。我们知道中国人都有种从众心理,一旦被大家看好的东西,尤其是被业界看好的品种,人们都会跟着看好,继而争相选购收藏,沉积在收藏者手中的就越多,市场上就越稀有,无意中就会促使其价值升级。
据行家估计不久的将来,这套纸币经历了30年后,也就是三五年,一旦国家宣布其退出流通,这张大钞短期内就会身价百倍,达到数千元一枚,远远会超过第三版的枣红一角水印,成为仅次于第二套10元工农像的稀有品种。尽管目前这版80年50元人民币的市场交换价格已经翻了一倍还多,但较之于第一套人民币的牧马图、第二套的工农像和第三版的枣红一角,动辄上涨数千倍,甚至上万倍,80年50元显然还处于原始的收藏阶段,有眼光的收藏家早已悄悄建仓,静待时机,一旦出手,中华大地又会冒出一大批百万、千万、甚至亿万富翁。数年后那个收获的季节,是否还愿像今天这样空叹过去的机会悄悄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