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人民币硬分币目前价值更多体现在收藏意义上?
日期:2025-08-28人气:24 评论:0 条发表评论
自1957年12月1日,年号为“1955”的硬分币开始发行起,硬币一直作为人民币辅币在市场上流通,其中1分币至今未见公告停止流通,但市面上已经难以见到,收藏爱好者多在收藏市场上寻觅淘宝。
有许多藏友会问, 硬分币早就不用或没用了,为什么不见公告退出市场流通?按照相关法律,流通中的人民币不得进行市场交易,现实存在是不说大家都知道,这又是为什么?
依据笔者所收集的资料,硬分币作为人民币大系构成的一部分不可或缺,以保持货币体系的完整性。《人民银行法》也明文规定“人民币辅币单位为角、分”,所以理论上也必须保持其存在。
至于第二个问题,笔者的狡辩是,事实上已经失去支付功能的硬分币,其价值体现主要在收藏的意义上,既然作为收藏品,就应该可以进行市场交易包括拍卖。
实际上,仅就硬分币而言,不仅在市场上如此,翻阅官方出版物上,可以找出的例证比比皆是。不提倡也不禁止或许是一个态度,“睁只眼闭只眼”也是不是态度的态度。
网查资料可知,早在2003年7月1日起,已经开始对分币实行“只收不付”。再到2006年5月31日可知数据,分币的市场流通量仅6.3亿枚或张,占流通中人民币总量的0.02%。到现在又经过将近20年,其占比总量可想而知。
1998年5月31日,公告停止第二套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但不包括纸分币和硬分币。
2006年9月25日,公告停止第二套人民币纸分币市场流通,限期兑换截至2007年3月31日,硬分币依然不在其列。
2007年4月,公告宣布纸分币正式停止流通,同时表示“考虑到分币在银行、超市、医院、税收、电信等部门尚有一定数量的客观需要”,仍保留硬分币的流通。
2016年,公告明确分币仍为法定货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但允许商业银行对硬币进行“只收不付”。
另据网上资料显示,1992年后,人民币流通硬分币未见发行,在1993-2000年期间,铸制少量硬分币,主要用于同年份的硬币套装组合,实行限量专售。
2005年硬分币恢复铸制发行,至2018年除2014、2016年没有发行1分币外,每年都有发行。此后至今未见1分再续发行,故藏友猜测2018年1分可能成为硬分币“关门币”。
附注:以上文字均依据网上查询资料,是为笔者个人意见,仅供藏友参考,如有谬误之处,恳请方家指正,敬谢不敏。
本站所转载的文章及图片部分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阅读,目的在于为广大藏友提供丰富的收藏资讯及各类干货,互联网崇尚分享,由于不少内容原作者不详如有侵权请联系18511218108删除,我们会在24小时内及时删除。本站所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和赞同文中的观点及内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参考)内容有不当之处,请欢迎纠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