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套人民币“平水纺织5角”存世量匡算和收藏价值评估
日期:2025-08-28人气:20 评论:0 条发表评论
在纸币收藏界,但凡提及第三套人民币“纺织5角”,尤其是“平版水印纺织5角”(简称“平水5角”),就会成为藏友间喋喋不休的话题,公婆有理,见仁见智。
比如,有藏友提问:第三套人民币其他币种都有发行公告并附有票样,为何“平水5角”却“秘而不宣”?为什么凸版纺织5角发行时间早于“平水5角”,存世量却远远大于“平水5角”?
前一个问题涉及管理层,不知有没有这回事,也不知有没有作答。后一个问题要问资深藏家和研究者,笔者网上找见一些藏友的答问资料,容后简述。
还有两个问题:一是“平水5角”从十几元起就一直在涨,而且是跳跃式走高,究竟要涨到时候、什么价位才有个完?有人说“平水5角”已经成为第三套人民币中,仅次于“背绿水印1角”的又一珍品你信吗?
这些问题在藏友间有不同作答,有共识也有歧义。笔者综合网上收集到的相关资料,试做阐释,既不抛转,也不引玉,只是对多家之言进行转述,或可为藏友提供参考。
关于“平水5角”的存世量问题,有资深藏家这样解释:一般说来,纸币发行时间越早,存量相对会少,收藏价值提升。就“纺织5角”来说,据未经核实的说法,在地方银行接到停发凸版纺织5角指令的时候,仍有大量库存。
因此,在“平水5角”发行之前,各地银行已把早期印制的冠号库存,而将新印制出来的140、145组(514和540组除外)全部下发,大量消耗,这就是为什么这两个冠号(组)存世量稀少的原因。“平水5角”发行也因循如此,导致大量消耗,进而锐减其存世量,量少自然价高。
还有一个区域发行不平衡问题。人民币发行程序十分严谨,管理上有严格规定,但存在地域间的不平衡性。据说,“平水5角”大量冠号发行到经济发达或相对发达的地区,经济越发达,流通币的消耗也越大。
有藏家研究结果显示,“平水5角”发行到经济发达地区的冠号以I V VI(156江苏)、I VI IV(164山东)、I VIII IV(184广东)等为多,消耗量最大,这是其存世量稀少的主要原因。
那么,发行到西部地区不发达地区如青海、甘肃、新疆的“平水5角”冠号,消耗量比不上前述经济发达地区,存世量相对要多得多,据未经核实的数据是占其存量的80%以上。
再有就是,“平水5角”印制时间短。藏家了解到,“平水5角”的印制时限为1981年11月至1982年2元,历时仅4个月。
藏家研究结果显示,“平水5角”发行涉及冠号为34个(含补号X IX VII-097),凸版纺织5角发行涉及冠号198个、平版无水印纺织5角发行涉及冠号288个,比例为1:5.82:8.47,差异明显,“平水5角”价值彰显。
再与第三套人民币其他币种做比较,“币王”即“背绿水印1角”发行涉及冠号17个、“背绿无水印1角”发行涉及冠号162个、“枣红1角”发行涉及冠号165个。
由此可知,就其理论印量来说,“平水5角”仅次于“背绿水印1角”,说其是仅次于“背绿水印1角”的又一珍品有其道理。笔者认为,在排序上还是应该在“枣红1角”之后。
附录:“平水5角”网上最新参考价格公示:普通品相单枚300-700元,珍稀冠号如I V VI(156)、X IX VII(097)等,单张10000-15000元。
本站所转载的文章及图片部分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阅读,目的在于为广大藏友提供丰富的收藏资讯及各类干货,互联网崇尚分享,由于不少内容原作者不详如有侵权请联系18511218108删除,我们会在24小时内及时删除。本站所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和赞同文中的观点及内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参考)内容有不当之处,请欢迎纠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