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收藏学院 > 古钱币学堂 > 透过“乾元重宝”钱 —一浅析古代货币中的一些奇怪现象(上)

透过“乾元重宝”钱 —一浅析古代货币中的一些奇怪现象(上)

作者:张元浩日期:2019-08-31人气:3850 评论: 条发表评论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药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此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的作品。当年正月22日,史思明之子史朝义自溢,标志着八年之久“安史之乱”战争的结束。杜甫听到这消息后,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诗。在“安史之乱”期间由官方发行了一种名为“乾元重宝”的铜制虚值大钱,分为乾元重宝当十钱和重轮乾元重宝当五十钱两种。因官价规定,面值大于开元通宝钱,并且与开元通宝钱之间有很高的兑换率,又因在乾元年间(758年一760年)发行,故称之为乾元重宝。开“重宝钱”之始!


u=2378353545,65295132&fm=26&gp=0.jpg

图一


乾元重宝.jpg

图二


为了泽清就元重宝的发行背景,我们先对“安史之乱”进行简单的了解。“安史之乱”是唐玄宗末年至唐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须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统治者发动的战争,是同唐王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促使唐朝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由于其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反映在统治阶级和人民之间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由于发起反唐的指挥官是以安禄山、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742年正月-756年7月),也称“天宝之乱”。经过战争的洗礼,使唐王朝“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旧唐书·郭子仪传》)。由此可见战争之残酷,给老百姓以及唐王朝社会经济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影响深远。


“安史之乱”爆发后,长安失陷,玄宗出逃,途中遭遇“马宽驿兵变”,太子李享在马览坡为百姓所留,与玄宗分道北上至灵武。至德元年(756年)七月十二日即位于灵武。尊父亲玄宗为太上皇,同时命郭子仪与李光弼等讨伐安史叛军,先后于至德二年(757年)六月、十月收复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后,迎肃宗李亨回京,次年(758年)二月丁未(758年2月5日)改元“乾元”(758年2月一760年闰4月)。由于战争开支过大,为了筹措军费,填补财政亏空,解决财政困难,肃宗在听信御史中丞兼铸钱史第五琦(第互是复姓)“奏请改钱,以一当十,别为新钱。不废旧钱”(《唐大诏令集》)的建议后,肃宗于乾元元年(758年)七月十六日下诏“透视饼货泉的本质”(《唐大诏令集》)。又据《新唐5·食货志》记载“乾元重宝径一寸,每维(1000枚,也称贯、吊)重十斤”。唐朝政府通过铸造乾元重宝虚值大钱来实行通货膨胀政策。按照唐代度量衡制度规定一尺约合现代的30.7厘米,1斤约合现代的596.82克推算(简称“唐代度量衡制度”,下同),我们可以得知乾元重宝当十钱直径为3.13厘米,枚重5.97克;但对存世的乾元重宝当十钱进行了测量,直径为2.91-3.0厘米,重7.8-8.8克;钱文为隶书,直读,“乾”字右边“乞”字部分呈鱼钩状;版别十分复杂,有狭缘、阔缘、光背、背星、月、祥云、瑞雀等(图1、2)。如图所示,图1为早期所铸(平头“元”、三角“重”),直径为2.93厘米,重量7.9克;图2为正样,直径为2.95厘米,重量7.9克。这是历史上最早称“重宝”的钱,顾名思义就是重量特别大的货币。“重宝”的名称也是有意义的,而且早在两汉时期就有人提到过。贾谊在《过秦论》上就有“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句子;东晋孝武帝太元三年(378年)的诏书中且有“钱,国之重宝”的话。但与开元通宝钱在兑换比率上是不足称的,开启了后人不断以钠造“重宝钱”来实行通货膨胀政策的恶例。比如北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年-1106年)铸造的崇宁重宝钱;清文宗咸丰年间(1850年-1861年)铸造的成丰重宝钱等不一而足!乾


开元通宝.jpg

图三

乾元通宝.jpg

图四


元重宝发行以前,唐朝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开元通宝钱。据《通典》记载,“开元通宝钱径八分,一千钱重六斤四两”。按照“唐代度量衡制度”规定可知该钱直径为2.45厘米,枚重3.81克。我们又对现存的实物进行了测量与分析:实物与史籍记载基本相符(图3、4)。图3为初唐时期所铸,直径2.50厘米,重量3.8克;图4为盛唐时期所铸,直径为2.51厘米,重量3.9克。一般情况下一枚开元通宝钱通常约重4克,也就是值1文钱;而乾元重宝当十钱一枚约重6克,却当开元通宝钱10文使用。按理说这两种货币之间重量对比是合理的兑换比率,即一枚乾元重宝钱最多能兑换1.5枚开元通宝钱,值1.5文,然而官方竟然规定能兑换10枚开元通宝钱,值10文。其实此举的意图十分明显,就想通过铸造发行名不副实的虚值大钱来实施通货膨胀政策进而瞒天过海解决财政困难。无怪乎唐肃宗在诏书中公然声称:“冀实三官(汉代主管铸钱的机构)元资,用收十倍之利”(《唐大诏令集》)。唐肃宗铸造乾元重宝钱获利甚丰后,食髓知味。才刚过去一年,由于唐朝政府在国家财政不堪巨大军费开支的重压下于乾元二年三月乙未(759年3月29日),第五琦入相,“又请更铸重轮乾元钱,一当五十,二十斤成贯。诏可之。”(《旧唐书·食货志》)。又据《通典》记载“重轮乾元重宝径一寸二分,贯重20斤”。由于该钱背面的外郭为重轮,顾名思义。按照“唐代度量衡制度”规定可知,该钱直径初铸为3.75厘米,重11.93克;但对存世的重轮乾元重宝钱进行了测量,直径为3.36-3.58厘米,重10.8-15.5克(图5);如图所示,该钱背重轮,直径为3.5厘米,重量14克。后期圈于官方减重、民间盗铸之故,直径缩小至2.3-2.6厘米,重量轻至3.1-4.5克,几乎已沦为普通的小平钱,仅有重轮标示其异(图6、7)。如图所示,图6、7减重非常明显,虽然背面铸有重轮,但已沦为小平钱式样,直径分别为2.60厘米、2.45厘米,重量分别为4.3克、3.0克。虽然唐朝政府一再增加其重量,也不过是开元通宝钱的三倍,然而却当开元通宝钱五十枚使用,可谓变本加厉!这样,乾元重宝当十钱、重轮乾元重宝当五十钱、开元通宝三钱并行流通于市。如此疯狂地发行虽重而仍不足称的大钱,直接引起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其一自然是通货膨胀:“谷价腾贵,斗(唐制合今12.5斤)米至七千(文),又有谁敢冒天下”(《旧唐书·食货志》)。其二是上行下效,民间出现了严重的盗铸现象:“长安城中,竞为盗铸”(《旧唐书·食货志》)。甚至寺庙的钟、铜佛像都被熔化了去铸造这名不符实且利润奇高的重宝钱(劣币)流通于市(图8)。如图所示,该钱仅能看清“乾”字,其余三字模糊不清,且质量小而轻薄,十分劣质!直径为1.60厘米,重量1.0克。当时郑叔清为京兆尹,数月间榜死(私铸者)八百人。由于第五琦因推行货币减重政策(通货膨胀政策)而失败,于乾元二年十一月庚午(759年11月7日)被贬职为忠州(今重庆境内)长史,而御史大夫贺兰进明贬为凑(qin)州(今重庆境内)员外司马,因为他是第五琦的同党。这也是历史上因币制改革失败而被革职的官员。面对此次改革的失败,肃宗于乾元三年(760年)二月下诏命九品以上文武百官集中商量对策,拟“仍从旧贯,渐罢新钱”(《唐大诏令集》),然而未实行。事实上,虽然唐朝政府最初的时候致力于打击民间盗铸,但最后也迫于经济规律的强大压力,唐朝政府于上元元年(公元760年)五月接替第五琦为府于上元元年(公元760年)五月接替第五琦为铸钱史的是度支郎中兼侍御史刘晏,他担任新职务后立即改行新的货币政策,注意调整了开元通宝钱与乾元重宝当十钱、重轮乾元重宝当五十钱的比值关系,逐步促成统一的而制。肃宗于上元元年(760年)六月七日下诏调整币制,“其重棱五十钱,宜减作三十文行用;其开元旧钱,宜一当十文行用;乾元当十钱,仍依钱行用。仍令京中及能(ji)县内依此处分,诸州待进止”(《旧唐书·食货志》)。七月二十五日再次下诏“重棱五十钱,先令能内减至三十价行用,其天下诸州,并宜淮此”(《旧唐书·食货志》)。首先将重轮乾元重宝钱降为当三十使用,乾元重宝当十钱依旧行用不变;其次抬高开元通宝钱,使其与乾元重宝当十钱等价,皆为一当十流通。通过这两道救令我们可知六月先在京酸实行,七月推行全国。这样一来,三种货币之间的比值有了大的变动,乾元重宝当十钱实际上等同于开元通宝钱,重轮乾元重宝当五十钱等同于三枚开元通宝钱,这样一来又使开元通宝钱也成为了虚值大钱,货币贬值仍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然而唐朝政府自发行乾元重宝大钱以后以及对其币制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最终导致市场上出现了所谓的“实


乾元重宝.jpg

图五

timg.jpg

图六

乾元重宝1.jpg

图七


钱”和“虚钱”双重价格:也就是说,如果以足称的开元通宝钱(良币)支付,价格较低(实钱);如果以不足称的乾元重宝钱(劣币)支付,价格较高(虚钱)。由此产生了两种物价:“缘人厌钱价不定,人间抬加价钱为虚钱”(《旧唐书·食货志》)。此乃唐朝之弊政耳!从《旧唐书》记载我们可知当时民间盗铸成风,流通领域内涌现出大量的“劣币”(乾元重宝钱及其盗铸钱)。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官官发动宫廷政变太子李豫被拥立即位,是为唐代宗,肃宗在忧惊中身亡。代宗于四月二十日即位,铸钱史刘晏再次主持财政进行改革,“五月丙戌(8日)改行乾元钱,重校小钱一当二,重棱大钱一当三”。基本上使这两种货币都能按照其实际价值流通。又“丙申(18日)改乾元大小钱并一当一”(《旧唐书·代宗纪》)。这就意味着五月八日乾元重宝当十钱改为当二钱,重轮乾元重宝当五十钱改为当三钱;又于五月十八日,即十天后这两种货币全部改为当一钱行使。至于这两种货币,即重棱小钱、重棱大钱是初铸币或减重币有待商榷。刘晏的第二次改革更进一步将乾元重宝当十钱、重轮乾元重宝当五十钱的法定价值贬值到它的实际价值以下,使这两种乾元大钱成为良币,并有意识地利用乾元重宝钱的名义价值


timg (1).jpg

图八

u=963525290,1962396206&fm=26&gp=0.jpg

图九


(官方规定两种乾元重宝大钱贬值为一文)小于其实际价值(铜钱自身金属台量的价值)这一事实,迫使其退出流通领域,从而恢复了原来开元通宝钱正常的流通制度,收到了统一币制的效果,这在货币史上具有具型意义。此时如若再继续铸适足重(初期规定的重量)的乾元重宝钱则无利可图,得不偿失,故瞎馨政府势必对其进行减重或停铸。随后,唐朝政府铸造了大量的乾元重宝小平钱,版别十分复杂,分为纹缘、围缘、光背、背星、月等(图9、10、11)。如图所示,图9为光背小平钱,直径为2.55厘米,重量4.0克;图10为背下月小平钱,直径为2.45厘米,重量3.3克;图11为小样小平钱,直径为2.30厘米,重量2.8克。当我们回头梳理戴元童宝钱发行始末时,我们不难看出,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七月开始铸行,到唐代宗宝立元年(762年)五月乾元重宝当十钱、重轮乾元重宝当五十钱一并退出流通领域,也就短短的四年时间。但铸钱史刘晏在执行新的货币政策过程中并没有注意到各种货币自身的实际价值,在收到统一币制的效果时,乾元重宝当十钱、重轮乾元重宝当五十钱虽被退出了流通领域,但是开元通宝钱本身却又成了虚值大钱,市面价格提高到三倍以上,货币继续贬值,物价仍然居高不下,直到唐德宗贞元(785年-805年八月)末年,由于货币供应不足出现严重的钱荒这一社会经济问题,最终才使物价基本降了下来。至于乾元重宝钱停铸于何年史籍并没有明确记载,但据存世实物分析至少在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时仍有少量铸造。当时取废寺铜材鼓铸会昌开元通宝钱,即背有地名以记炉别。


(未完待续)


  紫轩藏品www.bjzxcp.com全国知名收藏品牌,专注于现代钱币金银币邮票收藏,正品承诺,七天退换货保障,终身质量保证,出手无忧,全网最低,全国统一订购热线:18511218108紫轩藏品没有收藏价值的一律不上架,没有投资价值的一律不推荐,选择紫轩藏品为您的收藏投资保驾护航。

紫轩藏品分享 更多

热门商品

超值推荐

限量热卖

限时降价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