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藏品资讯 > 热点新闻 > 清代菩提木雕“十六应真”巨型山子 实属罕见(图)

清代菩提木雕“十六应真”巨型山子 实属罕见(图)

作者:大河报日期:2010-07-07人气:1753 评论: 条发表评论

近日,在一藏友处见到一座巨型木雕,经仔细鉴别,得知这是一座清代的菩提木雕十六应真山子,通体高2.9米,宽1.2米,厚0.6米。系用千年古榕树依形就势,精心设计,雕刻而成。内容是十六位罗汉传法生活的奇妙场景,众罗汉嬉笑、定寂、觉悟、瞻盼凝睇间,显出佛家济世度人的胸怀。

这座山子采用的是透雕、镂空和高浮雕相结合的技法,十分注重雕刻力度,虽一山一石、一树一竹,亦聚精会神,细腻的雕工,使得众罗汉神态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其中雕刻的“十六应真”。十六应真即佛教中的十六位罗汉,是释迦牟尼的弟子。据经典记载,他们受到了佛的祝福,不入涅槃,永住世间守护正法,为世人谋福音,是受到人天供养的真人,所以也被称为十六应真。

从髹漆刷金工艺可知这座山子为我国南方工。其所雕十六罗汉,身着僧衣,肥首大耳,深目虬髯,袒乳突肚。他们或倚或坐,或站或立;或肩背禅杖,上挑经书;或双手高举,托起元宝;或左手托元宝,右手拿如意,仿佛是给人间送来了吉祥和财宝,或手捻佛珠,抚膝休憩;或背布袋,或执蕉扇;或托佛钵,姿态各异,似乎刚从云端落定,随意自在。表现出德性高尚的罗汉们清修梵行、睿智安详的佛界生活。

我国古代,开“十六应真”创作题材先河且产生影响深远的,应是唐五代画僧贯林。他所绘的《十六应真像》中的罗汉,相貌奇古,夸张变幻,充分反映出画家丰富的想象力。此后,以“十六应真”为题材的绘画、刺绣、石雕、木雕等艺术品便层出不穷。这座巨型木雕山子,雕刻出十六应真的形象,显然是传承了我国古代艺术品“十六应真”的传统题材。

远望这座山子,只见山林巍峨,巉岩林立,云雾缭绕,铺绿叠翠,庙宇依稀,群佛隐现,气势恢宏,好一处灵山圣境。近观,山石嶙峋,洞穴密布,苍松翠竹挺立山岩之上,芭蕉野花点缀山坳之间。下有山涧溪流,悬桥卧波;中有十六罗汉,坐立岩穴之间;上有险峰耸立,古刹庙宇;更有山间石级小径蜿蜒曲折,时隐时现,盘旋而上,通向山顶。

置身山子之前,仿佛听到松涛阵阵,溪水潺潺,梵钟妙音,空谷传响,诵经金声,不绝于耳。更有山高林深,云遮雾绕,峰回路转,曲径通幽。此情此景,让人有种远离都市尘嚣,回归山林泉畔的错觉,对于那种“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更那堪竹篱茅舍”、“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的高士隐逸生活产生向往之情。

综观这座巨型木雕山子,有四大可贵之处。一是规模巨大,气势恢宏,实属少见,可安放在适宜之处,接受众多信徒僧俗的顶礼膜拜;二是用千年古榕雕成,材质稀贵;三是设计巧妙,别具匠心,非“胸有丘壑”、巧于布局之工匠,绝难为之;四是寓意美好,表达了“世界祥和,福满人间”的鲜明主题。因此,在佛事活动、佛学研究、艺术欣赏及投资、收藏等方面,均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当为现今留存于世的佛教艺术奇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紫轩藏品网http://www.bjzxcp.com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紫轩藏品分享 更多

热门商品

超值推荐

限量热卖

限时降价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