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收藏学院 > 邮票学堂 > 邮票上的民居欣赏

邮票上的民居欣赏

日期:2019-03-19人气:1879 评论:0 条发表评论

邮票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科技、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特色,邮票的种类繁多,也是我们记忆中最熟悉的通讯方式,而你见过拥有自己家乡记忆的邮票吗?

民居邮票是原邮电部于1986年4月1日开始发行的,至1991年6月11日止,共计发行4套21枚,它们分别是编号普23,14枚,普25,2枚,普26,3枚,普27,2枚。《民居》邮票展示了中国21个省(区、市)的民族建筑,既有精致的南方民居,又有固实的北方建筑。

中国的民居建筑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在适应与改造大自然的漫长岁月中创造出来的。中国地域广阔,自然资源、地理地质条件均具有差异性,民族风情与民俗传统各异,基于此而形成了各具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以及独特的民居文化,成为当代建筑历史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北京民居----四合院

四合院通常为大家庭所居住,提供了对外界比较隐密的庭院空间,其建筑和格局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尊卑等级思想以及阴阳五行学说。整体结构就是三合院前面有加门房的屋舍来封闭,呈“口”字形的称为一进院落,“日”字形的称为二进院落,“目”字形的称为三进院落,一般而言,大宅院中,第一进为门屋,第二进是厅堂,第三进或后进为私室或闺房,是妇女或眷属的活动空间,一般人不得随意进入,庭院越深,越不得窥其堂奥。

福建民居----客家土楼

土楼是客家文化的象征,当地人称之为圆楼,属于集体性建筑,造型庞大,坚实牢固,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样式,同一个祖先的子孙们在一幢土楼里形成一个独立的社会,共存共荣,共亡共辱,最大的作用莫过于御外凝内。

东北民居----廊式住宅

东北民居最原始的样式是坐北面南的土坯房,基本以独立的三间房为主,后演变出了两间房或五间房,基本三房的布局是在正房的两端再盖出东西厢房来,中间为院子,可养鸡养鸭种菜等,基本可满足家庭日常生活,如果在正房前面再盖一坐南面北的房子的话,就形成了老北京的四合院。如今的东北城市里已经见不到典型的东北民居了,但在农村这样的土坯房还是较常见的。

山东民居----马架房顶

山东民居具有东北地区部分汉族住房特点,以石、土混合筑房壁和院墙,坚固耐用,又能够抗风防潮,建筑形式通常以居住大院形式,由十几户甚至几十户建筑集中而成,邮票图案上展示的就是山东居住大院式民居建筑,这种居住大院大小不等,一般周围建有2层~3层的外廊式楼房,院内集中建有公用设施,屋顶通常有一层较厚的泥土,以保护房内的温度,样式多为硬山顶,屋脊高而陡,既有利于排雨水,又便于晾晒渔网,门窗施以彩绘,十分精致。

江苏民居----江南水乡

江苏民居以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的苏州为代表,水域极其丰富,城镇及乡村民居大都利用地形、自由灵活地散列在流水萦绕的隙地上,临河依水而建或跨溪而筑,门、台阶、过道均设在水旁。住房布局紧凑,一般为2层楼房并建有楼阁,多以砖瓦结构为主。外观是粉墙黛瓦,简洁典雅,具有典型的水乡特色,体量不大,轻巧秀丽,开敞通透,常见前店后住家或下店上住家的形式。

内蒙民居----蒙古包

蒙古包是内蒙古地区最主要的帐幕式住宅,游牧民族生活的产物,一般高七八尺,宽丈余,先用木杆、牛皮订成网状方架数片,然后连成园仓式,再用园木组成伞形园顶,顶中央有一个圆形天窗,晴启阴合,用以流通空气,吸收阳光,是草原牧区最喜欢的居住用具,也是外地游人最感兴趣的下榻场所。

西藏民居----碉房

西藏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光照充足但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自然环境恶劣。西藏民居以碉房为特色,建筑材料由夯土和石块组合建造而成,多为封闭式建筑,平面多为回字型,在中间留有大小不一的天井,相比于碉房外部高大而封闭的围墙,天井院内部却是相当开敞的,以利于碉楼内的通风和采光。碉房大多是单体建筑为主,坐落在地势较高的基地之上,以扩大人们的视野,随时观察建筑外的情况。

江西民居----瓦房为主

江西民居基本结构形态与四川民居相同,即木结构,有堂屋、卧室、厨房等用房。但建筑材料、房屋质量一般比四川民居要好些,通常是以瓦房为主。邮票上房屋较为“豪华”,为江西婺源典型的民居建筑,和安徽民居一脉相承,是该地区常见的民居建筑。

紫轩藏品www.bjzxcp.com全国知名收藏品牌,诚信经营,专注于现代钱币金银币邮票收藏,正品承诺,假一罚十,终身质量保证,出手无忧,全网最低。全国统一订购热线:18511218108, 紫轩藏品没有收藏价值的一律不上架,没有投资价值的一律不推荐,选择紫轩藏品为您的收藏投资保驾护航。


紫轩藏品分享 更多

热门商品

超值推荐

限量热卖

限时降价

more>>